预冷库配置标准解析
预冷库作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,其配置标准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保鲜效果和储存质量。本文将从预冷库的设计、施工、验收及使用维护等多个方面,详细介绍预冷库的配置标准,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。
预冷库的设计需根据农产品种类、入库时农产品温度、预计预冷终止温度、库房公称容积及预冷时间等因素综合设定。其制冷量和蒸发器风量通常为高温库的8-10倍。常见的预冷库规格有5吨、10吨和20吨,但实际建设中,规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。
在设计时,还需注意以下几点:
保温结构:土建式冷库通常采用水泥抹面,并喷涂厚度不小于80mm的聚氨酯层(密度35kg/m³-40kg/m³),外加保护层。组装式冷库则采用聚氨酯双面彩钢板,保温层厚度不小于100mm。
地面处理:地面需进行三七灰土夯实,并铺设30mm水泥砂浆找平层,再依次铺设塑料膜、挤塑板及水泥找平层,确保地面承重不低于15kN/m²。
电源配置:通常采用3P/AC,380V±10%,50Hz的电源配置。
预冷库的施工要求与高温库一致,需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。在施工过程中,应特别注意保温结构的完整性和密封性,以及地面处理的平整度和承重能力。
预冷库的验收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。验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温度控制:按设计容量入满库时,应在24小时内将库内农产品温度降至预冷终止温度。
空库降温:当环境温度不超过35℃时,空库温度从室温降到0℃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,且空库温度由0℃回升至5℃的时间不小于20分钟。
安全性能:验收时还需检查预冷库的安全性能,如气体检测设备、防火设备等是否配置齐全并正常运行。
在使用预冷库时,除遵循高温库的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外,还需注意以下几点:
预冷时间:多数农产品从采收到预冷之间的时间越短越好,蔬菜最长不宜超过8小时,果品最长不宜超过12小时。
包装袋处理:农产品预冷时,如果包装袋存在,需保持开口或透气口,以避免因快速降温导致的结露现象。
防止冷害:不同农产品对低温的适应性不同,应按照预冷技术规程规定的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进行操作,防止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冷害或冻害。
除了预冷库外,常见的农产品预冷设施设备还包括差压预冷库、真空预冷设备和冷水预冷设备。这些设备各有优缺点,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。
差压预冷库:能在6小时内将入库农产品温度降至预冷终止温度,适用品种广泛,但操作相对复杂。
真空预冷设备:预冷速度极快,只需20-30分钟,但一次性投资较大。
冷水预冷设备:冷却速度快,预冷成本低,但循环水易污染,需进行杀菌处理。
预冷库的配置标准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保鲜效果和储存质量。因此,在设计、施工、验收及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均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。通过合理配置各项参数和设施设备,可以确保预冷库的正常运行,为农产品的保鲜和储存提供有力保障。
预冷库